penalty of piety MEC FJU

Monday, March 13, 2006

 【記者李昭安報導】《天道磨殷:美國 本篤會北京輔仁大學創校源起》這部輔大校史廣播劇,源自慶祝輔大創校八十週年,以及本校卓越教學計畫中如何建構雙語學習環境的子計畫。除了在去年十二月兩 度於理圖英語角劇場中向全校師生發表外,並已於今年二月四日和十一日,透過中央廣播電台海外部向全世界英語聽眾播送。這齣校史廣播劇的兩位發想靈魂人物是 輔大的施琳達和唐維敏兩位老師,由施老師負責撰稿、角色製作,唐老師協助錄製、中文譯稿、影像製作等工作,前後歷時約四個多月完成,實際錄音後製工作約三個星期。

唐維敏說,將學校歷史以劇場方式呈現,是希望將校史變得平易近人;透過這樣新鮮有趣的手法,回溯處理當時許多重要且真實歷史人物和事件,除了可以將校史放入更深層的文化、社會脈絡,並進一步凝聚輔大全體師生對輔大校史的認同。

  施琳達曾與中央廣播電台合作,製播台灣第一齣英語歷史廣播劇《荷據時期的台灣》(Tales of Dutch Formosa), 講述荷蘭佔據時期的台灣歷史,因此在結合歷史、戲劇和廣播魅力的歷史廣播劇方面,具備相當製作經驗。施琳達說,整齣校史廣播劇共有十六幕,以美國本篤會參 與北京輔仁大學建校的緣起為主軸,人物角色和故事背景均以當時中國和西方重要史料為基礎。由於輔大外語學院院長康士林正是目前在台的少數本篤會會士,並保 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間本篤會修士的重要書信內容,所以能夠順利取得不少第一手線索。

她 表示,中國在百日維新之後,各種社會勢力暗潮洶湧。當時「大學」的概念尚未穩固,需要被重新定義。輔大為什麼在這樣的時機點下誕生?教宗為什麼選派美國賓 州本篤會到北京協助創建輔大,對施琳達來說充滿著戲劇性的張力。因此她花費很多心力投入製作、蒐集史料,呈現許多重要而影響深遠的歷史線索,譬如剛恆毅、 雷鳴遠、德日進等外籍神職人員;馬相伯、英斂之、陳垣等著名知識份子;泰戈爾訪華和新月派、梅蘭芳的互動等情節。她表,透過若干戲劇化的聲音表現,讓八十 多年前的人物鮮活呈現,聽眾在聆聽解讀之餘,應該更可能充份體會當時輔大創校的艱難。唐維敏表示,受限於時間與經費等因素,目前只完成本篤會時期輔仁社至輔仁大學的創校過程,將來若有機會,還希望能夠陸續完成其他時期的校史廣播劇。

  唐維敏表示,這齣英語校史廣播劇總長度約四十七分鐘,CD內另外包含利氏學社社長吳小新神父針對輔大創立的專訪。同時,考慮到觀眾的接收方便,也已經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順利蒐集到重要歷史圖片和照片,製作內容活潑生動的VCD。他認為將此當作教材,在大學入門的課程播放給新生看,將有助於建立新生對輔大的認同,讓他們知道輔大創建前的中國歷史,以及當時歷史、文化氛圍和輔大間的關係。而且以英語對話和戲劇性方式呈現校史,會讓學生感知到「原來英語也可以這樣學」,進而激發更多有趣的想法。